在东北广袤的林海雪原有着这样一群“90后”,他们行走在直插云霄的高塔上,战胜身体劳累和心思惊骇,在近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高空中检修通讯设备----他们是鸡西西高铁通讯车间作业一工队的“”们。
“牡佳高铁刚刚运营,咱得确保通讯设备状况安稳,动身!”1月17日清晨,工队工长潘玉龙带领两名工友顶着北风赶往现场,对通讯铁塔进行日常检修作业,力求将设备调试到最优规范。
潘玉龙曾经历过哈牡高铁建造,并在2019年7月参加到牡佳高铁建造中,现场经历比较丰富,他带领的“90后”班组担负着牡佳高铁管内10个基站、11个直放站、8个视频铁塔的通讯设备调试保护作业。这29个通讯场所,对应着29座均匀高度45米的通讯铁塔,上塔检修就是他们的作业日常之一。
这些通讯铁塔大都地处偏僻山区或人迹罕至的山上,每半个月就要对铁塔信号强度进行全掩盖式检测。“咱东北气候环境恶劣,到了冬季铁塔天线受热胀冷缩影响,螺丝会变松,导致天线视点产生偏移。纤细的误差都可能对通讯网络掩盖形成影响。”潘玉龙在路上对大伙解释道。
这次要去检修的130号基站在山坡顶,因为刚刚下了暴雪,山里的积雪没到了小腿,轿车只能驶到山脚,剩余的路只能蹚着雪走,积雪一点一点抽干他们的膂力,拉慢他们的速度,不到1公里的路,他们走了近半个小时,几个小伙子头上都见汗了。
8时,三人抵达基站,稍事歇息之后,潘玉龙准备要“降服”这座45米的通讯铁塔,灰色的铁塔矗立在山间,在皑皑白雪中更显严寒。做好防护准的潘玉龙趁热打铁攀上了塔顶,一缕缕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我们现在晒得太阳要比新疆的小伙伴们早4个小时吧。”潘玉龙用对讲机跟工友们戏弄道。
塔顶的检修作业不比陆地作业,无论是气温仍是风力都比地上要愈加严峻一些,风中作业似乎坐船相同,一阵劲风刮过,身体便不自主地随风摇摆。大约15分钟,潘玉龙完成了本次的检修作业。
潘玉龙仅仅高铁通讯高空作业的一个缩影,还有一群像潘玉龙相同的芳华正漾年轻人,他们相同为了信号的疏通,春运的安全,奋力地奋斗着。(王刚、孙晓锐、雷蕾、霍枭涵、杨帆、唐继厚、宋巍、宋蔚)
上一篇: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技保中心雷达室完结北场监雷达退出服务的信号掩盖测验作业
下一篇:汽车eco模式啥状况下用